AsianScientist – 今天的亞洲或許是生物醫藥領域最蓬勃的區域。這裏給予了其他地方所沒有的——不同等級的收入、種族、行業、傳統、營運模式及監管環境。 這是經濟、社會與科技力量總匯融合的結果。
隨著亞洲一帶的經濟增長,西方製藥廠商也逐漸視亞洲為重要的市場之一。這也吸引了更多的資金融入、人才聚集和生物醫藥知識的凝聚。除了重要的道德考量以外,製藥大廠商瞄準了這個有利可圖的大商機 —— 研發適合非西方消費者需求的藥物。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亞洲生物醫藥公司也在這個領域逐漸從外包實驗與生產仿製藥轉至研究高價值的醫藥創新技術。百康(Biocon)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兼管理總監,基蘭·瑪茲穆德-肖(Kiran Mazumdar-Shaw)表示,長期以來,因爲病患人數太多,印度只能把臨床研究放在了臨床實踐之後。可是,如今她觀察到愈來愈多人將支離破碎的數據結合起來,而這些數據對研究界將是至關重要的。
「 我看見了從模仿式到原創式研究的大轉變,而這正是任何以研究爲首的經濟所需注意的關鍵。」
由互聯網推動的全球創新網絡是亞洲生物醫藥研究崛起的主要原因,讓亞洲的研究員能夠與時俱進。這是在過去所無法辦到的。
獲頒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一的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發現了成熟細胞也能具有幹細胞一樣的特徵。他强調保持與「科學之中心」(美國)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山中的研究為細胞療法和生物研究等領域帶來了極高的寄望。
政府對科學與科技的重視,以及隨之而來的研究投資,孕育出了例如盧煜明(Dennis Lo)的分子生物學專才。他的重大研究,創造了非創傷性產前診斷(NIPT)產業。
盧煜明在1997年從英國返回了香港。他發現了能夠從母體的血漿和血清中萃取足夠的胎兒脫氧核糖核酸(DNA)。盧煜明的非創傷性產前診斷研究後來分配到了香港中文大學,並隨即將分售許可分發給了Sequenom和因美納(Illumina)等公司。
亞洲對新科技充滿熱忱,而這將為生物醫藥科學帶來更多的效益,如3D打印技術、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舉例來説,區塊鏈能夠讓研究及創新人員提高合作操作,安全分享數碼素材。
在這個藥物和診斷皆可個人化的時代,人們早已經利用人工智能加速藥物的研發。中國騰訊已經在中國的十幾家醫院内採用了AI醫療創新系統(AI Medical Innovation System,簡稱AIMIS)。AIMIS 已正確診斷出超過90%的食道癌病例、95%的肺部結節病病例及97%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例。
在展望未來的同時,亞洲生物醫藥科學家也在不斷觀望過去,嘗試把傳統醫學醫藥知識融匯到現代醫學之中。
經典例子便是屠呦呦 —— 她在1972年,從中國古籍中研究發現了青蒿素。隨之在2015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期,一帖一千八百年的中藥古方,PHY906,也顯示出能夠減緩化療的副作用並加強藥物的功能。
欲知更多亞洲在各科學領域(從農業至物理)的洞見,請下載《Asian Scientist 100》白皮書。
-----
版權所有:《Asian Scientist Magazine》;圖:Oi Keat Lam / 《Asian Scientist Magazine》
免責聲明:此文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