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2021年12月3日) — 香港虽是弹丸之地,却孕育出不少蜚声国际的杰出科学家。他们拥有专业知识与科学精神,正是科学传播的最佳代言人。然而,大部分本地科学家跟许多外国科学家一样,强项是从事研究和发表论文,对推广科学经验不多,也缺乏相关兴趣,未必有效推动公众参与。
外国早在多年前已开设科学传播学位课程,培训出拥有综合技能的人才去担任转化角色,把科学家研究的背景、重要过程、高深难懂的理论及数据分析等,精准地演绎成简单易消化及富趣味的知识,令研究更「接地」。
科学家是推广科学的支柱,他们的参与有助提升公众的关注及投入。然而根据外国经验,科学传播不能完全依赖科学家,需要各界合作才见成效。而推动公众参与亦有不同的方式,如现时供科研团队申请的大学研究资助,在审批过程中,大多要求申请书加入公众推广的方案。私人慈善机构举办的邵逸夫奖除透过电视台播放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会邀请相关的科学家参与公开论坛,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跟公众及学生交流。
专业组织如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每年举办师友计划、实习计划、跟生命科技或科学传播相关的工作坊、研讨会或对谈系列。师友计划主要是给学生和相关科技公司参与,例如获颁授「2021年科学突破奖 — 生命科学奖」的卢煜明教授,以及多位著名生命科学学者支持。实习计划本意是跟香港及上海两地的医药、生命科技相关机构合作,近年因应对疫情,转而在香港进行。此外,该会曾举办网上论坛,邀请各地专业导师教授科学传播基础知识,亦计划在明年初跟本地一所大专机构合办30小时短期课程,探讨科学传播范畴内的重要议题。
科学传播主要目的是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令大众可应用在日常生活里。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计划未来举办更多工作坊、跟其他机构合办科学周,目标制定一个量度香港生命科技的指数,作为反映公众参与本地整体科技活动的指标。指数或包含不同层面,如家长参与科学活动的频率、同学阅读科幻小说或欣赏科学电影的取向,大众浏览科学网页的习惯、科学转化活动的活跃度等。
希望借着这方面的追踪,有效了解年轻人参与科技相关活动或议题的积极程度,并探讨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利用这些数据指标协助制定方案,表明哪方面已获得改善,哪方面可做得更好,长远必有助提升香港整体的科技素养。
撰文:黄槿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