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2021年12月3日) —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卻孕育出不少蜚聲國際的傑出科學家。他們擁有專業知識與科學精神,正是科學傳播的最佳代言人。然而,大部分本地科學家跟許多外國科學家一樣,強項是從事研究和發表論文,對推廣科學經驗不多,也缺乏相關興趣,未必有效推動公眾參與。
外國早在多年前已開設科學傳播學位課程,培訓出擁有綜合技能的人才去擔任轉化角色,把科學家研究的背景、重要過程、高深難懂的理論及數據分析等,精準地演繹成簡單易消化及富趣味的知識,令研究更「接地」。
科學家是推廣科學的支柱,他們的參與有助提升公眾的關注及投入。然而根據外國經驗,科學傳播不能完全依賴科學家,需要各界合作才見成效。而推動公眾參與亦有不同的方式,如現時供科研團隊申請的大學研究資助,在審批過程中,大多要求申請書加入公眾推廣的方案。私人慈善機構舉辦的邵逸夫獎除透過電視台播放獲獎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也會邀請相關的科學家參與公開論壇,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跟公眾及學生交流。
專業組織如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每年舉辦師友計劃、實習計劃、跟生命科技或科學傳播相關的工作坊、研討會或對談系列。師友計劃主要是給學生和相關科技公司參與,例如獲頒授「2021年科學突破獎 — 生命科學獎」的盧煜明教授,以及多位著名生命科學學者支持。實習計劃本意是跟香港及上海兩地的醫藥、生命科技相關機構合作,近年因應對疫情,轉而在香港進行。此外,該會曾舉辦網上論壇,邀請各地專業導師教授科學傳播基礎知識,亦計劃在明年初跟本地一所大專機構合辦30小時短期課程,探討科學傳播範疇內的重要議題。
科學傳播主要目的是把複雜的科學知識轉化,令大眾可應用在日常生活裏。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計劃未來舉辦更多工作坊、跟其他機構合辦科學周,目標制定一個量度香港生命科技的指數,作為反映公眾參與本地整體科技活動的指標。指數或包含不同層面,如家長參與科學活動的頻率、同學閱讀科幻小說或欣賞科學電影的取向,大眾瀏覽科學網頁的習慣、科學轉化活動的活躍度等。
希望藉着這方面的追蹤,有效了解年輕人參與科技相關活動或議題的積極程度,並探討背後的原因。然後再利用這些數據指標協助制定方案,表明哪方面已獲得改善,哪方面可做得更好,長遠必有助提升香港整體的科技素養。
撰文:黃槿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