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在持續,從爆發到現在,政府、公眾、民間組織等都期望在第一時間跟蹤新冠疫情的最新發展、了解疫苗的接種情況、關注公共衛生與經濟政策的變化,以及時做出應對。這些資訊涵蓋大量數據,也在隨時變化,需要以一種更加高效、準確又易懂的方式進行傳播。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公眾感興趣的數據也在變化
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的最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也是資訊和數據的傳播第一次以這種大規模的鋪天蓋地的形式融入人們的生活。 而伴隨疫情的不同發展階段,公眾對於疫情信息和相關數據的需求也在不斷進化。
-
新冠疫情剛剛出現的時候,公眾會關注各地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死亡病例等流行病學數據;以及傳播路徑、防疫指南等資訊;
-
而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大家又會開始關注世界各國的新冠疫情發展和防控級別的差異;
-
為了防控疫情,各國開始採取限制旅行、集會及疫情監測等措施,這些也產生了大量數據,比如不同國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人數、密度及不同人種、不同職業人群傳染風險等;
-
病毒在擴散的過程中會產生變異,因此研究新冠病毒的科研數據也在持續產生,包括病毒的突變速率、病毒的變異位點、各國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感染差異、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進展和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等;
-
疫苗研發成功上市之後,疫苗的接種情況和覆蓋率等數據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
綜合以上資訊,疫情以來,流行病學數據、疫苗研發數據、病毒本身的基因組學數據、各國控制疫情相關的隔離、旅行政策數據等等都是大家主要關注的熱點。 而這些數據與信息的傳播,也在以不同的數據可視化的形式進行著:
疫情的即時數據可視化平台
不管是中文平台
丁香醫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即時動態 騰訊健康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即時查
還是英文平台
這些數據可視化平台都在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及時更新疫情數據,這也是數據可視化不斷接近大眾、服務大眾的過程。
疫情對生活的影響
《華盛頓郵報》發表的2020年1月至6月全球各地區航班密度的動態圖,通過時間和航線密度的變化,來提醒人們新冠疫情對全球旅行和航空業的影響。
此圖展示了2020年1月(左)至6月(右)的對比,亞洲(上)和歐洲(下)的國際航線密度明顯下降。
華盛頓郵報《The Virus that Shuts Down the World》
病毒感染風險
Visual Captialist分享了一張圖,展示了不同收入的不同職業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很直觀的說明了那些職業更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風險最高的人群,很多都是戰鬥在防疫和看護第一線、不同職責的醫護人員。 因為他們需要和病人人有近距離接觸,單位時間內接觸的陌生人更多,而且最有可能暴露在病毒的傳播風險中(其中,牙科醫生是風險最大的職業之一)。
Visual Capitalist《The Front Line: Visualizing the Occupations with the Highest COVID-19 Risk》
病毒傳播路徑
澎湃美數課曾通過資訊圖的形式,展示了2021年1月在吉林爆發的新冠傳播中,無徵狀感染者在其中起到的傳播作用和傳播路徑:
新冠疫苗研發動態
FasterCures收集全球新冠疫苗和治療藥物的研發進展,也通過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在其網站上展示了相關數據。 通過不同的顏色和色塊的長度,來表示疫苗的類別和研發進度,信息明確,也很方便易懂。
FasterCures《Covid-19 Treatment and Vaccine Tracker》
不同的數據可視化展現模式及案例
新冠疫情中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數據, 大家可以在各種政府網站、民間網站、學術期刊、社交網路平台、朋友圈看到,其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展現模式:
圖表
圖表,是疫情中最常見的資訊展示形式,比如自媒體平臺「數據化管理」整理的病例資訊匯總與梳理,就很直觀地展示了深圳在疫情爆發時,各個病例地流行病學調查情況,以及各病例之間的關係。

互動式的數據瀏覽器
這一類數據可視化是最常見的綜合性平台: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最常用的可能就是各個平台的疫情地圖,比如丁香醫生疫情地圖、騰訊的疫情動態等等。 大家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手機端來跟蹤疫情動態。
國外比較著名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瀏覽器,它整合了各種數據,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死亡病例、人群感染率、疫苗接種數量等等,方便公眾在網頁端獲取即時數據,跟蹤全球疫情動態。
聯合國網站也有專頁,整合了常用的不同語言和國家的瀏覽器:
這些互動式的數據瀏覽器,不管是手機端還是電腦端,都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讓公眾可以即時方便的找到感興趣的數據,自取自用。
短視頻形式的數據展示
短視頻形式的數據可視化也層出不窮,比如Nature Video通過動畫形式講解新冠病毒變異株的變化,能夠將深奧的病毒基因組知識直觀地展示出來。 短視頻形式的數據可視化,除了可以直觀展示數據變化外,也是知識科普的主要平台,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怎麼戴口罩才能預防傳染、新冠病毒與其他傳染病對人類的影響等等,都可以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在短短幾分鐘內講述清楚。
數據可視化是科學信息傳播的有效工具
新冠疫情的發展造成了大量數據的產生,也使數據可視化第一次這麼大規模、頻繁地出現在公眾地視野中,這些數據呈現的方式和工具,也可以成為我們在自己工作和科研時候的借鑒。 不管是寫論文、還是做科研分享、還是做科普知識介紹,數據的嚴謹與準確很重要,而數據傳遞給觀眾或讀者時的可讀性、趣味性也是科學信息傳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