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20年1月30日)聯合國預測至2050年,全球約三分二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地區。城市化發展,為社會帶來豐富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日益嚴峻的挑戰。有見及此,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KLSS)聯同 NarrativeHK 於1月9日舉行「跨越國際城市2020」對談講座,邀請港美學者出席,探討城市人面臨的種種挑戰。主辦方希望透過活動可集思廣益,尋找應對問題的新思路,如重新規劃城市、更有效運用資源及推動生命科技的發展。
對談講座於中環Club Lusitano舉行,獲邀出席的講者,包括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Sandro Galea教授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Sandro Galea教授是一名內科醫生、流行病學家及作者,曾發表數百份文獻,探討影響健康的社會根源問題、精神健康及創傷後遺症等。梁卓偉教授則是公共衛生醫學專家、亞洲流行病學權威之一,已發表超過450篇學術論文,當中不乏對本地人口健康有重大影響議題的研究。
香港三大核心問題 環境 資源 管治
世界經濟論壇預期,隨着城市化的急劇發展,再加上跟全球氣候暖化相關的極端天氣現象愈趨頻繁,未來的亞洲城市受到的環境威脅將比現時更為嚴峻。同時,還要面對資源分配、社會貧富懸殊、創新科技、政府管治等各項挑戰。
Sandro Galea教授認為,香港或大中華地區正面臨三大核心問題,包括:環境威脅、資源分配和政府管治。所謂環境,尤指大量人口移居的城市環境,愈多人聚居的地方,污染、罪案、傳染病和公共衛生等的風險也會愈高,凡此種種都會影響人的健康。
「健康取決於我們當前的身體和社會狀况,例如我們所吃的食物、所喝的水、衛生設施、社會服務是否容易獲取,以及社區網絡的力量。城市空間設計和政策取向,可透過影響以上因素,為市民營造促進健康發展的環境。」
Sandro Galea教授指出,如果缺乏金錢、營養的食物、良好的居所、安全可靠的運輸交通,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源,人們便無法活得健康,尤其是身處在像香港般物價高昂的城市,市民的健康與社會資源分配息息相關,例如,是否所有人都能享用綠化公園、公共教育及集體生活空間基建設施。
他表示,當政府公平公正地分配資源時,會為市民的身心健康創造了有利條件。相反,當相關價值觀被忽略時,則會令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脅,而在美國已看到這情况的出現。如美國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讓移民人口感覺被邊緣化,這對他們的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政府應落實負責任的城市管治,奉行不會被邊緣化的政策,並提倡包容性、尊重所有人的生命和健康,才有利於市民的健康。」
精神健康服務資源分配與發展 需回應社會需求
香港的醫療體系承載力不足,一直為人詬病,當有傳染病或社會事件發生時,更顯得無力應付社會需要。梁卓偉教授就在講座上發表了持續社會動盪影響港人精神健康的最新研究報告,根據為期10年的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在香港發生持續性的社會動盪事件,或令精神及社會心理支援服務的需求有大幅的上升趨勢。
共同領導這項研究的梁卓偉教授表示,香港顯然缺乏足夠資源去面對額外的精神健康服務需求。他強調,本港有增加精神健康及社會支援服務的需要,讓更多市民獲得更適切和高質的服務。
隨着全球多個主要城市,包括巴塞隆拿、德里、巴黎和聖地亞哥等地於2019年先後發生過不同訴求、程度的社會動盪事件,了解社會動盪對人口精神健康在公共衛生層面所造成的影響尤其重要。
生命科學應用日增 為未來城市帶來曙光
另一方面,生命科技對人類的發展至關重要,可為未來創造價值,例如,在醫療方面,生命科技可應用在遺傳基因檢測、病毒測試、醫療診斷、新藥品開發等領域,Sandro Galea教授指出:「生命科技為紓緩或治療疾病帶來很大的希望。但要創造健康社群的最根本方法,還是需要透過改善生活環境,才能讓人活得健康。」
由於生命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在醫療、藥品、環保、農業、食品工業及各產業發展等研究與應用日增,投放更多資源在這方面,或有助應對未來城市的種種挑戰,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質素,帶來更多締造健康的機會。
環境締造真正的健康 為老年人口建設醫養社區
Sandro Galea教授不諱言,城市人的健康未如理想,或許因大眾,甚至決策者對健康有所誤解。「當提起健康時,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醫生和藥物。」他續說:「醫療護理是為我們生病所需接受治療而設的,而真正的健康應是泛指不生病的狀態。這種狀態取決於我們身處的環境,例如社區安全、教育質量、經濟狀况等因素。」
他強調,在考慮「健康」時若過分強調醫療護理,即有可能已過度投資在一些以為會令人們健康的東西上,即醫生和藥物,花費了大量金錢,卻忽略了真正的健康是什麼。
在發展中國家,快速的城市化發展已被稱為導致肥胖和糖尿病上升的原因之一。城市生活還會增加情感障礙、焦慮症和創傷後遺症等風險。怎辦呢?政府實可通過公共政策和城市設計等層面,重新規劃城市社區,為市民改善健康。
梁卓偉教授以新加坡及中國為例說明政府規劃的重要性。新加坡政府按地區劃分了三大公立醫療群組,每個醫療群組提供初級保健、綜合醫院和社區醫院等全套醫療保健服務,同時又計劃為老年人口設計專屬的退休社區。
至於中國政府,則在很多內地城市都設有醫養社區,概念跟新加坡醫療群組類近,但規模更大。醫養社區集三甲級醫院、機構養老、社區照料、全科門診及康復護理等多功能為一體,希望實現醫藥養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為當地老年人口提供身心所需。總結而言,要應對城市化帶來的重重挑戰,極需要有前瞻性的新思維、政策、研究及新科技產業如生命科技,再有賴各方的協調和配合,才能帶香港走出困境。
Beyond Global Cities 跨越國際城市 2020 對談系列
「跨越國際城市2020」對談系列,是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的活動之一,旨在探討與生命科技相關的當前議題,如健康科技、公共衛生、大數據、法律與金融等,除業內交流外,也協助大眾認識生命科技對生活質素具正面影響。首場對談晚宴以探討城市化對健康的影響為主題,已於1月9日成功舉行。下一場的舉行日期及地點,請密切留意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的網站公布。
除舉辦講座及工作坊外,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還為生命科學及相關學科的學生設立師友計劃,以及為他們提供到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公司、醫療及製藥公司等的實習機會,透過人才培育、知識交流、協作和參與,以推動香港生命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