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們
加入我們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x 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合辦「生命科學企業家會議 — 匯聚香港與瑞士觀點」

conference 2025

為推動生命科學企業間的思想碰撞及促進科技創新及投資,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KLSS)與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合辦「生命科學企業家會議」,並獲香港投資推廣署贊助。今午的會議匯聚來自香港和瑞士的頂尖專家、創業家及投資者,分享在生命科學領域創業及投資的獨到見解和具體經驗,分析兩地科創生態圈的異同和未來創業趨勢,從而挖掘潛在的投資和合作機會,以推動行業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在預先錄製的演講中,感謝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和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為兩地專業人士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分享和合作機會。她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政府採取以產業為導向的策略,識別出具有優勢和戰略重要性的技術產業,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科技。為充分利用香港在科研方面的優勢,政府已撥款60億元支持本地大學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促進跨院校、跨機構和跨學科在生命健康科學研究的合作。政府亦會繼續支援企業家、研究人員和科研機構,將香港打造成為生命科學創新中心。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以及通往中國內地和亞太經合組織的門戶,香港擁有獨特的研發和商業機遇。

瑞士駐港總領事范鴻飛先生(Daniel Freihofer)表示:「讓香港和瑞士的優秀人才共聚一堂,交流想法、分享經驗並激發新合作機遇,肯定能強化兩地本已密切的聯繫。瑞士擁有超過1,000家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公司,涵蓋從製藥和醫療技術到新一代療法的所有領域。另一邊廂,香港的生物科技行業目前已見到瑞士參與的身影,並且有越來越多瑞士初創公司和投資者視香港為擴展和合作的地區。合作一直是突破性創新的驅動力,我深信是次建立的聯繫將有助塑造兩地生物科技的未來。」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副主席、南豐集團董事長及新風天域集團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梁錦松先生表示:「生命科學屬科研的前沿領域,回應環球重大挑戰及急遽變化。轉化研究,特別在生物醫學範疇,需要高度訓練的人才、跨學科合作、成熟的資本市場及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承托。會議作為本會今年首個重點活動,匯聚來自瑞士、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翹楚,共同探討生命科學領域創業及投資的當前及未來趨勢。我期望呼應本會兩大願景:一是促進國際和跨學科交流合作;二是助力香港定位為生命科學人才培育、研究和投資基地,為香港及區域發展貢獻力量。」

擁有逾10年醫療健康企業投資經驗的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副主席及BERNINA BioInvest行政總裁Dr Bettina Ernst指出:「今天的活動提醒我們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力量。不論是初創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還是研究人員與企業家之間,通過瑞士與香港之間的連結,我們不僅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也是共同塑造生命科學的未來。學術界、政府及業界領袖之間的思想交流展現了推動這領域發展所需的合作精神。我謹向所有講者、專家、主持人和參與者致以衷心感謝,共同讓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瑞士香港專家分享 傑出初業獲邀演示

羅氏中國加速器負責人唐秋嵩博士率先為與會者帶來主題演講《催化香港生物科技的創新:連結瑞士優勢與中國生態》。他強調,羅氏致力於通過戰略合作推動生物科技創新。通過加強產業合作夥伴關係,借助中國的創新能力,以及香港、中國內地和瑞士之間多樣化的研發優勢互補,所創造出的協同效應將能夠釋放潛力並加速增長,最終為全球生命科學的突破做出貢獻。

HAYA Therapeutics SA首席營運官Dr Eric Adam分享該公司在生命科技領域聚焦研發RNA(核糖核酸)治療技術以進行細胞重編,用作治療罕見病和慢性疾病。他介紹了公司的主打項目為開發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預計明年進入1a期臨床試驗。

交流亮點之一是多間傑出的初創企業獲選在演示環節,向同業介紹其技術及產品。瑞士的初創企業Memo-Therapeutics AG的行政總裁Mr Erik van den Berg、CDR-Life AG 的行政總裁Dr Christian Leisner及Synendos Therapeutics AG的行政總裁Dr Andrea Chicca透過視像直播參與,介紹他們的企業理念及領先技術。演示環節設互動提問,由滙橋資本集團私募總監周于婷女士主持。

香港方面,則有倍靈科技行政總裁梁立慧博士、引正基因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鄭宗立博士及極目生物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胡海迪博士參與演示環節,由惠理集團合夥人(醫療投資)、銀鏢資本創始人梁傳昕博士主持。

兩地互相借鑑 發掘投資與合作新機遇

會議亦進一步探入探討投資生命科學生態圈,NewBiologix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及FONGIT總裁Dr Igor Fisch透過視像直播闡述孵化初創企業的經驗。設於日內瓦的非牟利基金會FONGIT,通過提供專業指導、資金及實驗室等資源,支援研究轉化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平台至今已支援超過220家生物科技初創企業,並造就逾250項專利和新產品。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諮詢委員會成員、泰欣資本倍寶加速器首席執行官許安頌先生亦帶來立足香港的觀點。他成立專注投資於早期生物醫學的加速器,提出初創要穩建發展應實踐的要點,包括清楚監管要求、完全市場導向的關鍵績效指標(KPIs)、良好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推廣。他形容和瑞士相比,香港擁有相近的人口、學術環境及自由經濟,但仍需時趕上瑞士累積百年的轉化科研經驗,期待香港本土培育的藥劑業龍頭將來能與瑞士並駕齊驅。

討論環節由瑞士合辦單位代表Dr Bettina Ernst主持,與Dr Eric Adam、許安頌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生命健康科技高級總監劉思雅博士、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岑浩璋教授及投資推廣署總裁(創新及科技)黃煒卓先生暢談對促進香港生命科學生態圈蓬勃發展的見解。他們亦比較兩地生態圈發展的異同,期盼兩地可以互相借鑑經驗、發掘新的投資與合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