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2021年12月17日) — 做初創,尤其是生物醫療科技的初創,需要堅持不懈,要知道回本期漫長,可能要5至10年。今年公司踏入第五個年頭,仍未達至收支平衡,但幸運地過去在天使A輪籌集到資金支持各方面發展。公司由始創時的3、4人,已增加至現時26人。
我們在香港研發及生產的倍靈指環,屬全球首個醫療級穿戴式裝置,可提供準確度高的家用睡眠窒息症及睡眠健康監測報告。為了成功通過血氧和心率準確度的認證,我們要在不同地方,找不同種族、膚色及病歷的人士進行測試。產品由開發到取得認證需時要3年,所以無論去找投資者或跟同事談企業願景,切忌誇下海口,表示兩年可回本,這是沒可能的。找資金時,最好找一些曾投資醫療科技、熟悉行業的投資者,才可長遠地走下去。以我們即將推出的第二代倍靈指環為例,新產品將為都市人壓力大的生活提供更人性化的健康管理及風險預警服務,用科技令普通人也可以輕鬆地自我管理健康及更方便照顧長期病患的家庭成員。由產品設計至取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510(k)認證又花了30個月!
除研發及認證需時外,另一挑戰是要令醫學期刊發表我們產品的研究成果,研究在具權威性的醫學期刊上刊登,醫療客戶才有信心使用。由於我們的指環是世界上首個通過FDA 510(k)認證的醫療級穿戴式裝置,人工智能演算法也得到臨床認證,所以研究論文遞交一次已獲接納。
倍靈指環是嶄新技術,推出市場要先進行教育工作。很多香港人以為睡眠質素差是很普遍的事,其實可能是多種慢性疾病的源頭。初創公司資源有限,未能像大品牌般鋪天蓋地宣傳,因此可以選擇跟不同機構合作,讓公眾慢慢建立信心。除睡眠問題外,指環也可反映精神壓力,因此除了如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外,我們也會跟心理學家、營養師、瑜伽及冥想導師合作,作出更全面的診視。
我們也運用了政府資源,如科技園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該計劃除了在港提供各方面支援,也令我們得以到外地參展。這是很重要的,因很多買家都在醫療展發掘新技術,政府的BUD專項基金也接受本地公司申請,去推廣及發展海外市場。另一方面,我們會主動參加不同比賽,在香港、亞洲及海外都贏得不同獎項。近年創科人才競爭激烈,我們生物科技公司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又做人工智能,如何跟他們「搶人」呢?
面試時,我們會向求職者解釋,公司研發的技術走在時代尖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巨大,務求吸引有熱誠的年輕人才加入。此外,公司參加了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的夏季實習計劃,吸引年輕創新的實習生加入。
撰文:梁立慧博士 倍靈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夏季實習計劃參與僱主及師友計劃導師